3月22日,湖南湘江新區知識產權證券化項目“興證圓融-湖南湘江新區知識產權資產支持專項計劃”成功在深圳證券交易所發行設立。該項目由湘江集團作為增信主體,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中盈投資作為原始權益人發起。
該項目由湖南湘江新區管委會牽頭組織實施,省、市知識產權局共同支持指導,項目整體發行規模為1.35億元,最終發行票面利率2.95%/年,期限為2年。項目入池的基礎資產基于新區范圍內的12家國家級及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共計97件授權專利,涵蓋智能制造、航空航天、生物醫藥等多個產業領域。這是湖南省第一筆成功發行的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也是中西部地區發行的第一單貸款模式的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更標志著全國第一單民營擔保機構擔保的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成功落地。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我省“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奮力實施“強省會”戰略,湖南湘江新區自2022年2月啟動知識產權證券化試點工作,通過科技金融的創新舉措為新區的科技型企業提供更好的營商環境和支撐區域產業升級。近年來,湖南湘江新區加快構建“三智一芯”產業發展格局,累計獲批國家、省、市智能制造示范企業和項目600余家(個)。2021年1至12月,新區共計2370家企業專利獲得授權,授權專利13745件。項目歷時一年多的推進過程中,省、市、區主管部門給予了大力支持,在政策適用上的先行先試,體制機制的大膽創新,為產品的成功發行提供了重要保障。據悉,湘江集團作為新區內擁有主體信用評級AAA的國有平臺公司,在項目推進過程中充分發揮國企擔當,作為增信主體提供強擔保措施,能夠有效防控金融風險,使產品在資本市場獲得更多認可。本次產品的發行是湘江發展集團積極探索知識產權金融改革新路徑的生動實踐,也是服務新區科技型企業高質量發展、培育區域經濟發展新動能的創新嘗試。湖南省知識產權交易中心作為全省唯一的省屬國資知識產權轉化運營平臺,在此次證券化發行過程中,創新了全國第一例由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運營平臺作為項目管理人參與推動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發行的案例。交易中心利用其多年來運營在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資金成功經驗的基礎上,統籌組織眾多的金融機構和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共同設計證券化模式、篩選底層資產、協調各機構間的配合推進,有力地保障了證券化工作的順利進行。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全國性、綜合類、創新型、集團化、國際化證券公司,在項目推進過程中充分發揮其在全國多地知識產權證券化實操經驗,高效組織了發行工作。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湖南證券化產品的成功發行,不僅拓寬了我省科技型企業的融資渠道、降低了企業的融資成本,也促進了我省知識產權與金融深度融合賦能企業創新發展的積極嘗試,滿足了企業利用“無形資產”實現科技產業化的訴求,加速了知識產權創新成果市場流通和價值變現。下一步,知識產權證券化項目將向全市乃至全省復制推廣,眾多輕資產的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有望通過知識產權證券化這一模式進一步打通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激發企業創新創造動力。
責編:鄒彥男
來源:湘江集團
0731-81869999